煮字為祭︰恢復「貞潔」的尊貴

 

黃少芬

今年九月一日,香港大球場舉行了開埠以來最大型的開學禮,由小學生到大學生,由家長到校長,由主日學老師到青少年導師,幾萬人參加大衛城文化中心的貞潔校園開學禮。

吳振智牧師推行貞潔運動有多年的歷史,現在一說起「貞潔」,教會圈子裡無人不會想起吳牧師和他的機構。在古代,貞潔是美德,但在今日的香港社會,貞潔是叫人打冷震的詞語,令人敬而遠之,大多數人只會聯想起粵語長片的貞節牌坊,以及封建社會的落後思想。你試試向旺角街頭的青少年說出貞潔這個詞語,看他們會不會笑得合不起嘴來。

社會文化不斷在改變,語義也會隨之而改變。性觀念開放,令貞潔的語義也大不如前。另一方面,性解放運動最懂得運用語言策略,將傳統道德觀念從文化中連根拔起。同性戀運動分子有策略地用「同志」代替「同性戀」,使語言模糊化,「同志」已不能精確地指向性取向的特質。大家習以為常稱他們是同志,漸漸地接納他們不過是志同道合的一群,甚至是滿有理想的同志,淡化了同性戀的身份。性解放提倡者更持續用「情色」代替「色情」,詞語的轉換模糊了所指向的色情概念,令人漸漸地接納色情電影、文學也是傳情達意的高尚作品。他們叫「妓女」為「性工作者」,企圖改變人的思想形態,接納賣淫不過是一種職業罷了。

基督教要轉化文化,不能輕視語言策略。語言是承載思想的媒介,它既受思想影響,又會影響思想。

教會與社會的互動通常有兩大分路,一是貼近文化,二是抗衡文化。福音工作通常偏重貼近文化,因為在最短時間內可以取得成功。聖經用語一旦與時代脫節,就改用社會流行用語傳講聖經的內容。青少年喜歡講「激」和「勁」,於是我們就說神好激,神好勁,短期內的確有果效,至少有人會出席你的聚會。但「激」和「勁」是否等同聖經裡的「偉大」和「崇高」呢?詞語的轉換會否失落了最重要的意思?當潮流不再流行「激」和「勁」時,我們所認知的神還是「激」和「勁」的,那如何將信仰傳遞給下一代?可要知道,流行用語有狀態不穩定的本質。

堅持用「偉大」和「崇高」來描述神,致力恢復詞語的意思,去除模糊化,以轉化文化和意識形態,這可說是抗衡文化的路線。貞潔雖然叫人打冷震,令人抗拒,但也不去轉用流行用語如「美白」去說服人,反而年年月月講貞潔,經過潛移默化,令社會接納貞潔是美德。這條路一定艱辛百倍,但成功的話,影響力會深遠百倍,去除語言的模糊化能扭轉整個社會文化。我想起扎鐵工人示威的口號︰「撐到底!撐到底!」對,就是這種堅定不移的精神才能抗衡文化。

最近在舊同學聚會裡,新婚的姊妹說她跟丈夫決定了結婚,才開始拖手。我們都嘩然大叫,還笑說她要為貞潔運動講見證。現時我們說起「貞潔」,可能還會半正經的開玩笑,但原本封塵已久的「貞潔」在這幾年間竟深入民心,不得不承認吳牧師多年的努力已取得成功了。

adm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Next Post

教會Shalom 香港也Shalom

20/09/2007 – 8 提斯利月 5768
  二百年前的今天,馬禮遜已經踏足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