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本土歷史,重尋教會使命

 
 

馬禮遜謄本(斯隆抄本)
 

清朝時代纏腳鞋仿製品
 

劉紹麟
 

歷史向來是香港教會的冷門課題,但由於慶祝馬禮遜來華二百週年,以歷史為題的研討會、聚會和展覽今年接二連三舉行。繼四月在香港浸會大學舉行的「馬禮遜入華宣教二百年歷史圖片展」,八月底將有規模更大的「聖道東來」聖經事工展覽,八月廿九日至九月九日在香港大會堂低座一樓舉行。

中港教會領袖主持「開卷儀式」

是次展覽由香港聖經公會主辦、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協辦。主辦機構為紀念馬禮遜一八零七年九月初首度踏足中國澳門,特別舉行「開卷儀式」,主禮人有行政長官曾蔭權,出席嘉賓有中國基督教協會會長曹聖潔牧師、聖公會港澳教省主教長鄺保羅大主教、天主教香港區主教陳日君樞機、中國兩會副主席鄧福村牧師、戴德生第四代子孫戴紹曾牧師等。香港聖經公會董事會主席蘇以葆主教和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副主席區玉君牧師將代表主辦及協辦機構主持儀式。

展品具百年以上歷史

據香港聖經公會解釋,展覽名稱「聖道東來」源自王元深1899年的著作《聖道東來考》,述說西教士來華歷史。是次展覽以中國香港基督教200年集體回憶為主線,透過珍藏展品、圖片展板、見證影片,讓公眾人士認識二百年來基督教對中國和香港作出的貢獻。展覽內容主要分三部分︰中文聖經翻譯的歷史及對文化的影響,基督教對香港醫療、教育和社會的影響,並聖經應用在今日香港處境。

今次展覽的展品十分珍貴,有賴各方人士慷慨借出。展品計有1823年馬禮遜譯本之《神天聖書》、香港思高聖經學會珍藏的聖經羊皮古卷、郭士立牧師1841年在香港調配宣教工作的日程紀錄、戴德生家傳的油畫和有戴德生手寫禱文的常用聖經,以及各界與聖經公會通信的信封信函,包括劍橋七傑其中一些人物的信函信封等。(4008 清朝時代纏腳鞋仿製品)趣味性展品有細小的纏腳鞋,以例子說明基督教推動天足運動,令婦女免受紮腳之苦。展板也細述基督徒辦學、濟貧、反對蓄婢、關注民生等事跡,表達出教會和信徒在移風易俗上的深遠貢獻。

名人見證本土教會歷史

主辦機構為是次展覽製作影片和特刊,訪問了五十多位教會及社會知名人士,他們都是深受宣教士或華人忠信先賢影響的基督徒,包括滕近輝牧師、李清詞牧師、鄭漢鈞博士、彭孝廉博士、陳思堂醫生、沈祖堯教授、陳念聰醫生、余妙雲等。展覽不但造就信徒,也提供信徒向朋友布道的機會,讓更多人認識基督教對社會的貢獻,明白聖經也是向現代人說話,能助人更新生命,也能改善社會的景況。

挑戰基督徒影響社會

香港聖經公會總幹事梁林天慧表示︰「我們希望展覽可以挑戰年輕一代,讓他們相信自己可以像那些歷史人物般影響社會。」她認為香港社會近年忙於維持經濟發展,卻淡化生命質素的重要,但回顧歷史,我們可重新發現甚麼是上帝喜悅的生命特質和社會景況。她又說︰「這個時代的人較專注個人發展,對國家和社會的事缺乏熱忱,因此難於相信自己對世界可以有影響力,有時顯得充滿無能感。活在自己的圈子已感到乏力,更遑論要顧及其他人和整體社會的需要。但推己及人正是聖經腓立比書二章四節的教導。正因現況如此,培育歷史感更顯重要,讓一個人能認同他的時代,就有機會學效基督,也像先賢先信傚法主一樣,捨身為上帝、為人、為時代作出貢獻。」

從歷史確立身份和使命

中文大學社會學系導師劉紹麟認為,香港教會普遍上不重視自身歷史,因此也沒好好保存歷史古跡和文獻。歷史悠久的教會或機構要憶述自身歷史時(可能為出版週年特刊),也只是著重報道光輝事跡,卻很少會思考有關歷史事件對本身有甚麼意義。歷史對個人和教會十分重要,我認識自己的歷史、歷史與自己的關係,方能認清自己的身份與使命。

「就算在神學院,教會歷史研究也只是邊緣學科,而且大都忽略了香港本土的教會歷史,課程以西方教會史為主。」他認為這反映過去百多年來殖民地主義對香港人的影響,我們對本土歷史提不起興趣。他也指出,歷史感薄弱是香港社會整體現象,教會是社會一分子,出現同樣現象,不過是反映香港的精神面貌。

他引述神學家兼香港史和教會史權威施其樂(Carl T. Smith)的說話︰面臨九七問題,如果教會更早研究香港歷史,就不會對未來惶恐不安。他解釋說,當人確定自己的身份,對未來就有信心和把握。相反的話,正如今日香港教會出現的現象,由於身份不清楚,不加思索和反省下,不斷吸收新事物。當時有甚麼新興事物,就一窩蜂去採用,一兩年後又轉去另一個新興事物,兜兜轉轉,沒有自己的路向。

「缺乏歷史感,不確定身份,人就會被本能性的恐懼拉著周圍走。」他認為這種教會現象愈來愈普遍,令人憂心。

他舉例子說明反思歷史的重要。一家教會出現一潭死水的情況,往往不會勇於面對過去,從歷史找出問題根源,而是急於解決問題,以為增加新器材、新事工,就可以起死回生。其實問題仍然存在,有時需要向後走,反思過去,之後才懂如何向前走。

有關馬禮遜來華二百週年,他認為可以從幾方面思考這二百年的教會歷史,例如反思宣教對我們的意義、宣教士與政權的關係、宣教與帝國主義的關係,為甚麼當時中國人不喜歡西方傳教士呢?這值得深思,但華人教會似乎仍然不願面對其中一些問題,或反省未夠深入。

劉紹麟曾任中國神學研究院中國文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特別關注歷史和社會文化,研究成果有《香港華人教會之開基──1842至1866年的香港基督教會史》、《中華基督教合一堂百年史》、《古樹英華︰英華書院歷史》,近年著作有《香港的殖民地幽靈》。

(撰文︰黃少芬)

adm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Next Post

日韓二萬人東京布道大聚會

26/08/2007 – 12 以祿月 5767
在東京 玉超級廣場內舉行   台上雲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