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an Almighty反映娛樂宗教化抑或宗教娛樂化?

 

澍雯

命名的重要
神沒有讓世人看見 的面目,卻給我們知道 的名字,以此認識 。對基督徒來說,尊敬神的名字就等同尊敬 。《Evan Almighty》在香港上映,發行商改名為《惦鈍件衰鬼上帝》。當然,上帝不是基督教專用名稱,電影本身也沒有定位為基督教電影,而內容更沒指「上帝」是基督教的上帝(雖然採用聖經的素材)。發行商用鬼描述上帝,我們只能唏噓,但福音機構和教會若然高調地借用這部電影為布道工具,因片名引起的憤怒和不安就會是自然的反應。電影的名字都不榮耀神,那麼借用它來宣講的到底是怎麼樣的福音呢?其實,我們大可使用坊間的電影借題發揮來傳福音,但一旦正式納入為福音工具,就不能忽視命名的重要。神給始祖第一個任務就是命名,命名有極其重要的神學意義。

有宗教信息的娛樂電影
《Evan Almighty》是2003年《Bruce Almighty》的延續篇,男主角換了新聞報道員Evan(由Steve Carell飾演),上帝的角色仍然由Morgan Freeman擔演。Evan以「改變世界」為口號,獲選國會議員,但上帝要他造方舟,拯救動物避過洪水,經過多次抗命無效,終於屈服,忍受家人的離棄和旁人的譏諷,賠上光明的前途。最後建成了方舟,還救了許多人和動物。

電影的而且確滲出基督教信息,一方面言及神對普世人類的拯救,另一方面表達出基督徒在順服上帝旨意方面的掙扎。劇本採用聖經的素材,編成挪亞故事的現代版。教外人士不一定感興趣,事實上,電影在美國開畫時,票房令人失望。但對基督徒來說,信息又不夠深度,電影只能引起經驗上的共鳴,我們都有不順服上帝的掙扎。然而最大的問題是,電影錯解了挪亞故事最重要的信息,就是神的審判和拯救。

電影裡的「上帝」解釋說, 用洪水毀滅世界,很多人誤會他是憤怒的神,其實不然,那是一個愛的故事,然後 指向一雙一對上船的動物。導演避開了神對罪人的審判,卻一廂情願地替神平反,將一個悲哀的史實浪漫化。但事實上,神是憤怒的,是出於愛的憤怒。上帝的審判、憤怒、救贖和愛正正是挪亞故事的核心信息,但電影偏偏曲解了,其實娛樂電影根本沒空間處理這種深奧的神學主題,導演卻加以簡單化,這反而令真理更模糊不清。

宗教娛樂化的社會現象
電影明顯地採用荷裡活的典型喜劇原素,發笑地方經過精密的計算。導演今次的努力是將宗教、環保、政治混合起來,炮製閤家歡喜的商業電影。再加上福音機構和教會把它納入為福音工具,強調電影有「人神相遇」的屬靈意思,這看似是有娛樂宗教化的企圖。如果所有電影都有基督教信息,我們基督徒當然會高呼得勝。但與此同時,我們得保持清醒,看清楚世界是否同時走向宗教娛樂化。《Evan Almighty》作為福音工具可能是娛樂宗教化的「小現象」,但宗教電影的盛行更可能是暗示了宗教娛樂化的「大現象」,我們得看看教會和基督徒有沒有追求感官享受的崇拜、拒絕苦悶的讀經和靈修禱告,這才是更令人擔憂的問題。

我無意反對基督教電影或借用電影為福音工具,這都是值得去做的,但在興高采烈、奮不顧身之時,請不要忽視背後的社會現象所揭示的意識形態。

adm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Next Post

哥倫比亞投票支持傳統婚姻

15/08/2007 – 1 以祿月 5767
  【編譯黃約書亞/BCN六月廿三日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