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初到台灣


馬偕博士
 

馬雅各醫生
 

甘為霖
 

在淡水的馬偕像
 

馬偕與他的學生
 

馬偕放宜蘭平埔教會前給人拔牙
 

淡水的牛津學堂,今真理大學
 

馬偕墓碑
 

黃濠光

荷蘭改革宗十七世紀抵台
當荷蘭人統治台灣的時候(1624年至1661年),荷蘭改革宗教會派出甘迪士(George Candidius),於1627年抵達台南附近的安平,起先是為荷蘭人服務,但也兼顧向當地人傳福音。他和後來的尤尼斯(Robert Gunius)就以赤 附近的新港社為中心,向平埔六個族(住平地的原住民,相對於住山地的高山族)展開布道工作,到1633年,新港社的西拉雅族人大部分歸信基督。尤尼斯在台十四年,學習新港語,原住民沒有文字,他以羅馬字母拼注新港語,並翻譯聖經。宣教士又向南部推展教會及教育工作,至1643年,原住民中約有六千四百人信了主。

鄭成功入台宣教停頓
當鄭成功於1661年登陸台南鹿耳門,並逐出荷蘭人之後,有大批的西拉雅平埔族基督徒因畏懼而背教,也有許多不屈從的基督徒四散遠遊,至此,荷蘭人在台灣的宣教如曇花一現。甘迪士比馬禮遜早一百八十年,為甚麼還說馬禮遜是第一位來華的基督教宣教士呢?第一是因為在十七世紀初,甘迪士到達的台灣是荷蘭人統治的。第二是因為基督教的事工隨著鄭成功到台而中斷了二百年。以前唐代傳入的景教,流傳了二百一十年就中斷了,只有馬禮遜代表的新教,延續至今,越傳越廣,生生不息。
英國長老會十九世紀抵南部
經過兩個世紀的斷絕,基督教宣教士在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再次踏足台灣。當初去的都是英國長老會的宣教士,從大陸派到台灣短暫訪問,而長時間留在台灣而又為人熟悉的有馬雅各和馬偕二人。馬雅各醫生(Dr. James Laidlaw Maxwell)是一名醫療宣教士,屬英國長老會,於1865年初正式在台南展開醫療傳道工作。他於同年六月十六日在當地設立第一間長老教會,行醫宣教,這日便成為台灣長老會的週年紀念日。後來當地人以為馬雅各用病人的心肝配藥施醫,或奉耶穌的名唸咒挖出死人的眼球等,便包圍他的住所,用石頭擲他,而官府也下令他離開。於是,他被迫遷至打狗(今日高雄)的旗山,繼續布道行醫,成效不錯。馬雅各於1868年在香港結婚,同年英國的李奇牧師(Hugh Ritchie)夫婦抵達高雄,接下了馬雅各醫生在高雄的事工(馬雅各將事工中心移往台南),並將福音擴展至南部各地,甚至遠至東部的台東、新港等地,其宣教地點正是平埔族與漢人混雜居住之地。自此,宣教工作開始在台南、高雄兩地擴展。1870年,馬雅各醫師和李奇牧師配搭向平埔族人布道傳福音,受洗加入教會的人數相當踴躍,尤其是高雄木柵地區。馬雅各於1885年回倫敦退休,在英國成立醫療傳道會,他的兩個兒子也回台成為醫療宣教士。
,1871年,有兩位長老會宣教士到達台灣,一位是英國長老會的甘為霖(William Campbell),他在台宣教達46年之久。因著他英勇的事跡,使嘉義白水溪部落全部歸依基督,再次展開平埔族輝煌的宣教歷史。另一位是加拿大長老會的馬偕博士(George Leslie Mackay),他於1871年十二月卅一日晚上抵達打狗(高雄),許多人當1872年是他到達台灣的年份。
加拿大長老會馬偕到達北部
馬偕和馬雅各商議過後,李奇陪著他旅行各地,於1872年三月九日到達北部的淡水。他和李奇約定,以大甲溪為界,以北地方屬加拿大長老會的宣教區。他好不容易才租到房子住,每天挑燈夜讀,苦學中文,規定自己每天至少學習一百個漢字,並研究儒、佛、道思想,隨時準備與人交談的資料。漸漸地,有人願意到他的住處去聽他講道。馬偕就這樣開始了傳福音的工作,也藉醫療去贏得人們的好感。許多人為了治病而來,他們不一定信他所傳的耶穌,卻信他的藥方。當時台灣流行瘧疾,馬偕供應藥物,解救了無數病患。當時另一種痛苦是蛀牙,馬偕常帶著鉗子,每到一個村莊,許多人成群結隊站在空地上輪流讓馬偕拔牙,估計他一生所拔的蛀牙有數萬顆之多。

艱苦奮鬥終獲接納
馬偕傳道初時,常遇到激烈的反應,反對他的人用各種方法侮辱、謾罵、譭謗,甚至用石頭或刀劍傷害他。有一次在三峽傳道,有人用大石擲他,他及時閃避,那石從他額前擦過,擊中講台後面的牆壁而裂成三塊。他也去過艋 (今日的台北萬華),當他走進街道時,許多大人小孩擁到面前,尖聲嘲弄他,向他擲泥土、糞便或石頭,並向他吐唾沫。馬偕獨自與艋 奮戰,甚至清朝軍官來勸他離去,以避免暴動,他還是不畏強暴,以鉗子和聖經示眾,說︰「我決不離開這裡,在此只是為人拔起無用有害的牙齒和說教而已。」清軍只得派一隊人馬來守護他的住處。

從1877年到1887年,馬偕終於扭轉了艋 人的心,他坐在廟前向大眾演說,為人拔牙已是平常事,甚至禮拜堂也建造起來了。1878年,馬偕在淡水英領事館,跟當地人張聰明結婚。1893年,馬偕要回加拿大述職,臨行前,艋 居民排隊給他送行,有奏樂、搖旗、放鞭炮、給他抬轎。這些送別的人就是十年前逼迫他的人。

馬偕一生貢獻台灣
馬偕注重實際,他不僅為人治病,更由國外輸進許多蔬菜種子,並大量灌輸西方科學知識。他辦學校(淡水的牛津學堂,今真理大學)、設博物館、開醫院(1882年淡水馬偕醫院,於1912年遷往台北);他研究台灣地理歷史、植物動物,著有《台灣遙寄》(From Far Formosa)一書,書中涉獵廣闊,無論人民種族、社會結構、台灣源始、氣候、地理等等都有詳細研究。他在傳道之外,啟迪民智、改善民風,功不可沒。

馬偕幫人醫瘧疾時,他自己也患上瘧疾,且不時發作。他長期傳道和教誨,後來患上喉病,於1901年六月二日因喉癌在淡水逝世,年僅57歲,在台工作了廿九年。他的墓碑立在淡水的淡江中學校園內。

日人占台控制教會
當日本人於1896年佔領台灣後,馬偕曾會晤佔據台灣的日本軍官乃木希典。當時台灣有十三名外國宣教士,建立了97間教會,信徒有4,854人。在五十年日治期間,殖民政府控制教會活動,禁止任何人進入山地開拓宣教事工,並要教會吸納日本基督徒。台灣於1945年光復後,教會已增至238間,信徒增至六萬人。

adm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Next Post

起初,他們來到

11/08/2007 – 27 埃波月 5767
  (新英格蘭大屠殺紀念館版本)馬丁·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