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屬靈氣候的跨文化短宣


在蒙古大地上跳躍
 

蒙古短宣隊與當地同工
 

短宣隊員探訪蒙古學校
 

印尼難民營的小孩
 

短宣隊為孤兒禱告
 
 
 

文/澍雯

海外短宣是跨文化的,一離開香港,就踏進異文化世界,面對不同程度的文化衝擊。其實,短宣可以有另類體驗,除了認識異地文化外,還可以從屬靈氣候中經歷天國在人間的不同進程,從而反思信仰和生命。

今年復活節香港有兩個短宣行程,一隊去蒙古,一隊去印尼亞齊和尼亞斯島,兩國三地呈現三種屬靈氣候。

蒙古︰莊稼發白的時期

宣教的契機

萬里晴空,一望無際的大漠,是蒙古迷人之處,卻又是傳福音的障礙。全國人口有283萬,遍佈地域總面積有150多萬平方公里,即是說在等同香港面積的地區,只有1500人居住。在蒙古做遍傳,可能需要有一對翅膀。

但城 化同時帶來宣教的契機,人人都湧入首都尋求教育和工作機會,烏蘭巴托現今住了100萬人,而且45萬是中小學生,老師也有5600人。差不多一半人口是學生和老師,他們都歡迎從外國來教授英語的老師,更重要的是,現今正值是心靈開放時期。蒙古在開放前,只有四個基督徒,今日基督徒估計有一萬至一萬五千人。昔日的福音沙漠開始綠化,是時候收割了。

短宣結出果實纍纍

今次短宣的工作是英語培訓,招募的隊員都是老師,七個老師連同兩個香港學園傳道會同工,四月四日啟程上路。行程緊密,聚會一個接一個,有青少年活動、英語培訓、教師交流會,每去一處,都不忙布道。結果有208個學生和43個老師決志信主,引證了蒙古此刻真的是收割時期。

蒙古不是一味依賴外地宣教士,本地教會也開始起來承接宣教的棒。短宣隊看見蒙古信徒生命力很強,能忍受惡劣環境,真是天生的宣教士。事實上蒙古教會也有宣教心,其中一家期待將福音傳到中國、中亞洲、耶路撒冷,雖然教會很貧窮,聖經也要從教會借閱。說起聖經,有一件事很有趣,史上第一本蒙古文新約聖經是在香港印刷面世的,那剛好是蒙古開放的那年,即1990年。

福音硬土軟化成好土

回顧歷史,才知道蒙古以前是福音硬土。共產黨主政前,全國三分之一的男性是僧人,喇嘛教寺院當權。在俄羅斯的支持下,1924年獨立成為世界上第二個共產國家,之後六十五年一直封閉,教會一家也沒有。直到1990年前蘇聯解體,才建立民主政體,現在是百廢待興的時期。但今日基督徒人口不過占總人口百分之二,禾場實在很大。短宣隊成員體驗到,原來在心靈開放的時候,向單純的人傳福音,實在不用講很多說話,他們聽你說一遍,就表示願意相信耶穌,完全是聖靈的感動。人家簡簡單單相信,城 人卻對簡簡單單的信心反而有疑慮。

短宣隊留意到烏蘭巴托最高的建築物是摩門教教堂,基督教教堂卻全是殘破樓房。摩門教聲稱,亞洲區的傳教士四成來自蒙古,而按傳教士與受浸者的比例,蒙古是亞洲區受浸人數最多的國家。當地學傳同工更說,摩門教已派了傳教士去邊陲和荒僻地區,誰先到達,誰佔優勢。

學傳同工希望今年璁假再次帶領短宣隊回蒙古,但需要招募更多老師。若然再等,恐怕會太遲,冬天的蒙古乾燥嚴寒,不是一般城 人可以抵受的。這十多年來,蒙古教會每年增長達百分之十五,比香港經濟增長更快,我們還等甚麼呢?

印尼︰由荒原時期到後復興時期

亞齊︰敬拜禱告不能公開

印尼亞齊和尼亞斯島有幾個共同點,同是印尼國土,同樣曾受海嘯和地震的災難,但兩地的屬靈氣候卻有天壤之別。亞齊執行伊斯蘭教法,向回穆斯林傳福音可遭監禁,甚至惹來殺身之禍。尼亞斯島百分之九十五人口為基督徒,任何地方都可以大聲讚美敬拜。香港一家教會在復活節期間差派二十多人的短宣隊先到亞齊,後去尼亞斯島,彷彿由屬靈的荒原走到綠洲。

短宣隊剛抵達亞齊,就需要提高警覺,在公眾地方不能說「耶穌」、「哈利路亞」,又要用暗號代替一些宗教名稱。大家只能躲在酒店房間裡壓低聲線敬拜禱告,原來閉口不讚美是一種壓抑,長期下去會影響心理健康。短宣隊在這裡能做的就只有關懷和禱告,在難民營送油送糖,在海嘯災區目睹災後痕跡。在這種地區,做基督徒已經不容易,由伊斯蘭教改信基督教的必然面對更多險阻,他們失去家人、朋友,甚至性命,到底甚麼令他們對主「執迷不悟」呢?在香港,我們不會想這種問題。

尼亞斯島︰聖靈澆灌過的地方

尼亞斯島位於印尼蘇門答臘西邊。雖然基督徒人口佔百分之九十五,但大部分是第三、四代信徒。一百五十年前,首位踏足島嶼的宣教士來自德國,自此福音開始傳開。當時島上居民有獵頭族土著,宣教工作展開九年,才有九個信徒受浸。五十年後,宣教士懇切求聖靈澆灌下來,1913年本地語言的聖經翻譯完成,就在1916年爆發大復興。

聖靈澆灌下來,許多人流淚認罪,對神的審判十分畏懼。1915年至1925年為教會復興的高峰期,但復興現象持續至1940年。由1915年至1940年,受浸信徒人數由20,000(宣教頭五十年的成果)升至135,000,廿五年內信主人數有115,000。根據歷史記錄,在復興時期,教會出現五旬節現象,許多人有異象異夢,聽見基督用肉耳可聽見的聲音說話,看見榮耀的基督顯現在天上,狂喜至昏倒,先知職事的恢復,說方言,神跡奇事,甚至有死人復活。那些不屬五旬宗的教會也出現先知預言和醫治的恩賜。據說,其後因信徒的分裂引致復興停頓,問題主要是民族主義、個人主義、分離主義,以及教會和信徒群體間的爭競。後來的人是按傳統成為基督徒,教會重視靈恩的彰顯多於悔罪,領袖和宣教士重視傳統多於聖靈的能力。

今年復活節,醫治神跡在尼亞斯島出現。有一晚,香港短宣隊參加復興聚會,詩班獻詩後,一個姊妹走來與我們握手,前一天短宣隊曾到她家門前為她禱告。當時她全身赤紅,發燒了幾天,但今天精神奕奕,判若兩人。我們也為 長夫人的瀉肚子問題禱告,她一天內瀉了好幾次,我們一同為她禱告,晚上病情就消失了。

一日下午,當聚會結束時,短宣隊為患病的禱告服侍,但群眾都異常靜默,只有少數人舉手表示需要代禱。是大家都安康無恙,還是對醫治禱告感到陌生呢?我們不知道。此情此景,很難想像到這裡曾經是神跡奇事屢屢發生的地方。

 長邀請短宣隊深夜去他的府第見面。有人笑著說,我們不是葛培理,竟然可以為政府最高領導人禱告。他真的看我們為貴賓,每人送上名貴禮服,還逐一替我們穿上。當地同工說,其他短宣隊也沒有這種待遇,不知道為甚麼我們有這份光榮。從尼亞斯島擁有最高權柄的人手上接過禮服,是不是神告訴我們,昔日尼亞斯島復興的榮耀轉移到香港教會呢?還是神要把印尼人的福音工作托付給香港教會呢?(香港現有十萬以上印尼人。)但有一件事情很清楚,知古鑒今,香港預備進入復興,就要竭力保守聖靈裡的合一。當教會仍在容易分裂的狀態,復興的火即使燃起,也會很快熄滅。

三種屬靈氣候

印尼亞齊是福音硬土,不知道要流出多少個殉道者的血,土壤才會接受福音的種子。海嘯在一剎間奪去數以萬計的性命,卻不能攻破人的心門,驕傲比海嘯更頑強。然而據當地同工說,這地方是最接近聖城麥加的印尼地區,亞齊人向來視自己比別人聖潔,但海嘯令亞齊人醒覺自己有驕傲的罪。天國離自卑的人不遠!

蒙古是莊稼發白的時期,城 化的趨勢有利遍傳,而世俗化問題還沒出現之時,人的心靈既單純又對福音開放。由於地域位於中俄之間,蒙古成為國際兵家必爭之地,而異端也看中時機,已經蓄勢待發。教會預備好嗎?

印尼尼亞斯島是後復興時期,教會依從慣例運作,自足自存,在伊斯蘭教的世界中躲進安樂窩裡,滑浪人士也稱之為地上的天堂。2005年南亞大海嘯發生後三個月,另一個強裂地震令島上有一千人喪生。之前全島有1,300 家教會,地震令1,100家倒塌。短宣隊沿路看見不少教會正在重建中,人的生命又何嘗不是一樣呢。今日神仍然在子民中施行拔出、拆毀、毀壞、傾覆、又要建立栽植。

參考資料︰
《萬族萬民》,第44期,2003年1-3月。
」A STUDY OF THE NIAS REVIVAL IN INDONESIA」, Julia Theis Dermawan, AJPS 6:2 (2003), P. 247-263.

adm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Next Post

澳門五一黃金周派聖經

26/05/2007 – 9 西彎月 5767
浸信西差會十多人   派發聖經禮物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