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禮遜與米憐


馬禮遜和他的助手
 

廣州外國商館
 

廣州十三行同文街
 

米憐及其夫人(左)及米憐(右)
 

馬禮遜編印的中英字典
 

馬禮遜翻譯的聖經
 

米憐發行第一份中文期刊《察世俗每月統記傳》
 

中國第一位牧師梁發
 

馬六甲英華書院
 

黃濠光

滿清自康熙、雍正時代便禁止傳教,百多年來奉行閉關自守國策,全國唯一的出口是廣州,也只限於貿易活動。清政府對外國人有許多限制,定立〈防範外夷章程〉,規定外國人除一定日期經商外,不得在廣州隨意居留;因商務停留也只能在商館內,且不准外國女人入城;禁止外國人學習中文,國人若教授夷人中文,一經發現,即處死刑。因著這些嚴苛限制,馬禮遜於九月七日星期日晚上八點抵達廣州時,便立刻被「關」進了夷館。

冒險苦學中文
馬禮遜非法住在中國有兩年之久,他開始入鄉隨俗,穿唐裝、蓄辮子、留指甲、吃中菜。為了省錢,他租得貨倉最下層一個房間,潮濕惡濁,家徒四壁,苦學中文。由於學中文是非法,他要付高薪聘請老師,老師也是冒生命危險來教他,身上常攜毒藥,以備萬一被捕,可即吞藥自殺,免去酷刑。馬禮遜孤獨生活,也常為可能被驅逐出境而不安,而東印度公司亦不願為一位傳教士而承擔中斷貿易的風險。澳門方面,天主教神父十分敵視基督教傳教士,希望把馬禮遜趕離澳門。在這些重重壓力之下,馬禮遜要考慮加入東印度公司為譯員,以便合法留在中國。

受聘東印度公司
馬禮遜於1809年二月二十日接受東印度公司的聘請,他向倫敦傳道會陳述理由如下︰「一、令我可以安全留居此地。二、其職務大有助於我學習中文之進步。三、所得之薪金可以減輕英國教會關於我傳教工作之經濟負擔。四、也許可以令東印度公司董事們不再仇視傳教士。」就在他接受東印度公司聘約的同一天,馬禮遜和一位英商的女兒瑪麗·莫頓小姐(Mary Morton)結婚。由於清廷的規定,他的新婚妻子必須留在澳門,而他因公務至少半年要住在廣州,夫婦分居異地,甚少家庭之樂。

米憐加入往馬六甲
馬禮遜婚後四年,第二位來華的基督教宣教士米憐(William Milne)夫婦於1813年抵達澳門。馬禮遜熱誠歡迎他,但正如馬禮遜初期一樣,廣州不能居留,澳門天主教也不歡迎他。兩年後,馬禮遜差米憐夫婦去南洋,在馬六甲發展宣教事工。這兩對宣教士對基督教在華的開創,擺上了他們的生命,可歸納如下︰

編纂字典︰馬禮遜窮十餘年的時間編纂了六冊《華英字典》,含四萬漢字,共4595頁,是世界上第一部中英文字典。

翻譯聖經︰馬禮遜於1810年譯好及出版《使徒行傳》,1811年出版《路加福音》,1813年在廣州印好全部新約。米憐在馬六甲協助馬禮遜翻譯舊約,全部卅九卷於1919年完成,連同新約於1823年出版,名為《神天聖書》。

出版報紙︰米憐在馬六甲開設印刷所,於1815年發行第一份中文期刊《察世俗每月統記傳》。兩年後出版英文The Indo-Chinese Gleaner(《印支搜聞》)。

創辦英華書院︰按馬禮遜提出的「恆河外方傳教計劃」,要設立學校,目的是教導華人青年英文,並向他們傳播基督教信仰,並教導宣教士等華文。馬禮遜捐出一千英鎊為開辦費,米憐於1818年十一月十一日在馬六甲創辦了英華書院,是華人第一所現代西式教育學校。該校於鴉片戰爭後1843年遷往香港。現今的校址位於深水練華街,每年十一月十一日為校慶日。

領人歸主︰馬禮遜在中國生活的一段日子,由於清廷的限制,他很難接觸華人。他來華直至1812年帶領印刷工人蔡高決志信主,並於1814年七月十六日在澳門受洗,是初熟的果子。今天澳門有間蔡高中學,是紀念這位中國第一個基督徒。蔡高和另一位印刷工人梁發隨米憐去了馬六甲。梁發追隨米憐一年後,於1816年受洗歸主,成為中國第二位基督徒。米憐逝世後,馬禮遜於1823年按立梁發為牧師,成為中國第一位牧師。馬禮遜在華傳道廿七年,只見到十人受洗歸主,但每一個都信得認真。

喪妻之痛
馬禮遜第一個兒子,生下來便夭折。他和妻子後來生了一雙兒女,但由於健康不佳,瑪麗帶同兒女返回英國,如此一別六年,直至1820年才返回澳門全家團聚。但馬禮遜公務纏身,不久又獨自返回廣州。翌年瑪麗染上霍亂病逝。當時外國基督教徒不能葬於澳門墳場,東印度公司對馬禮遜的處境甚表同情,幾經交涉,終以一千英鎊購得一塊土地,可以下葬,這就是今天的基督教墳場,後來馬禮遜逝世後也下葬於此。

愛妻去世,馬禮遜悲痛之情在寫給朋友的信上,甚為清楚︰「一見我親愛的無母之兒女,繞著我的膝邊哀哭,我真捨不得我的瑪麗先我而去,離開這風浪環生的世界……唉!失望是何等的重大啊,唉!是何等的難過啊!屋子中間,到處是紀念品,令人一見,便想到她……」

米憐中年去世
在馬六甲的米憐夫婦,誕下的孩子都夭折。梁發看在眼裡,發覺基督徒對死亡跟中國人存有不同的看法。死亡不是絕望,乃是盼望,相信在天上會重聚。這是導至梁發決志信主原因之一。米憐師母於1819年產後去世,剩下米憐和兒子。而米憐於1822年染上肺病,於六月二日去世,只有卅七歲。馬禮遜悲痛難名,寫信給他的朋友說︰「……我親愛的瑪麗既死,現在又加上了米憐……我並不埋怨……只是為了只剩下我一個人而深感寂寞,但是上帝曾經支渭鴨我軟弱的地方……十五年來,我寫作過多,乃致目力不很好,工作的力量也覺得有點衰退了……」

回英述職與續絃
馬禮遜於1824年首次回英國休假,把米憐的兒子帶回給親人撫養。他二十歲時返回馬來亞,繼承父親的宣教工作。馬禮遜在英國各地講道,宣揚在華宣教工作,得英王召見,他呈贈所譯的中文聖經。同年,馬禮遜續絃,與伊莉莎白小姐(Eliza Armstrong)結婚,兩年後一起回中國。但伊莉莎白身體也不好,於1832年與所生的四名子女回英,留下馬禮遜和前妻所生的大兒子在澳門。這次一別,他們在地上未能再見。

adm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Next Post

阿拉伯基督徒慶祝復活節

18/04/2007 – 30 尼散月 5767
    【編譯澍雯/美聯社四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