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福運動突破再突破


新任華福總幹事李秀全牧師接任
 

黃濠光

第七屆世界華人福音會議已經在澳門圓滿結束,這次會議的內容有多項突破,值得喝采。第一是特設英語平行會議,讓操英語的華裔代表能與華語的聚會同時進行。第二是大會主題關於全人福音中,討論社會、文化和萬邦的更新,這類關乎社會性的議題是從前極少去碰的。第三是在會議的當地舉行布道會,叫福音從牆內走到牆外。這三個突破本來應該提早出現,但醞釀到現今條件成熟了,才在第七屆成功實現,令人欣喜。

更新與轉化
今屆主題提到「全人福音」,根據「華福珠禧宣言」,全人福音是指拯救整個人的身、心、靈,涉及靈命、教會、社會、文化和萬邦的更新,意即福音能夠改變個人以致社會的整體。這是一個甚具雄心的主題,五天會議只能在觀念上打好聖經的基礎,至於實際如何去做,需要日後再行討論。假如華福會議要為華人教會指出方向,大概這個「全人福音」就是方向。從前華人教會所傳的福音只停留在拯救靈魂,往後要加上福音能夠醫治情緒和身體,並且延伸到不同國家的社會與文化時,就要見到福音能解決貧窮、文盲、同性戀等問題。對於已重生的信徒和教會,生命固然需要更新,但列邦的社會文化若沒有新生命的基礎,就談不上更新,只能說是轉化(transformation)。

今次華福會議請到華理克牧師為講員之一,符合「華福珠禧宣言」提到「中外教會,交流互助」的理想。華理克指出,眼睛先要打開,用耶穌的眼光看事情,才會有更新。教會的眼睛沒有打開,因為習慣了舊方式,他用以賽亞書43:18-19勸大家放下古舊的事。他問在場二千六百位代表︰「你教會有甚麼新事物?」其實,新加坡神學院院長陳世協牧師論到生命與教會更新,指出由於華人教會想像力不夠,不敢嘗試新事物,就傾向模仿別人,也不接納那些不追隨傳統的人。華人基督徒帶有中國人的壓抑、羞恥、不易接納與不易寬恕的文化,容易停留在形式上。兩位講員不約而同指出了傳統華人教會的盲點,具體指出了在何處更新。

華理克牧師正在推展他的「平安計畫」(P.E.A.C.E. Plan),就是從事社會及文化的轉化。華人教會在全人福音的應用和實踐上起步較晚,許多外國教會經驗足可借鏡。華理克的「平安計畫」才是剛起步,美國Sentinel Group的George Otis Jr.研究社會和文化的轉化有多個成功例子,也值得華人教會學習。

相交與交流
「華福珠禧宣言」又提到「持守真理,相愛合一」,認定不同宗派和機構是身體內不同的肢體,各有功效,必須配搭相連,彼此欣賞,相互建立。有了這方面合一的認定,雖然這一屆沒有聖餐和洗腳的儀式,但盼望未來五年可具體看到「相愛合一」的落實。華理克牧師說︰「基督徒的合一是基於神的目的(purpose),大家不必都同意敬拜的方式和教義,但都會同意要敬拜、契合、門訓、服侍及傳福音。」他又說︰「宗派的時代已成過去。」唐崇榮牧師在閉幕禮上提到大家要在福音上合一,因此大凡在全人福音的實踐上有份的人,應該在華福會議上相交及交流。香港教會在本地及海外宣教,以及關懷社會各方面都有豐富經驗,可以分享。影音使團及真證傳播拍攝了多出福音電影,吻合時代脈搏,在世俗社會文化中發出另類聲音。十八區福音遍傳成績斐然,並且推展至台灣。百萬小時禱告運動與時事掛詩,幫助社會渡過危機。商人團契的福音餐會帶領不少商界人士信主,在職場開拓第三教會。中文「啟發課程」也廣泛使用,帶領不少人信主。這些事工都是實踐出來十分有效的布道方式,已進行多年,結果纍纍,值得在華福大會上分享經驗。不知是大會沒有邀請,或是他們無暇赴會,他們有些在澳門華福會議缺席,殊為可惜。大家不要忘記華理克牧師再三強調︰「我們定要一起作工」(We must work together)。

上層與下層
今屆華福正值馬禮遜來華二百週年前夕,設有圖片展覽,內容主要展示福音對中國社會的影響,如辦報、戒煙、設立學校和醫院等等,這些歷史經驗都可引發今天教會討論如何在廿一世紀做宣教及社會服務。十九世紀西方宣教士在中國宣教,有的如戴德生走下層路線,深入內陸鄉鎮,在平民百姓中布道;有的如李提摩太走上層路線,影響知識分子及政府官員。今天講社會及文化更新,究竟教會有甚麼切入點,可以對社會和文化發揮影響力?華人教會掌握影響社會文化的制高點嗎?今屆華福會似乎沒有討論,盼望明年慶祝馬禮遜來華二百週年時,可以討論,給華人教會從事社會及文化更新,指出一條明確可行的路。

祈禱與守望
華福會的存在為了普世福音化,而今屆主題突出「遍萬邦」及「列邦更新」,只是萬邦的氣氛不夠,不只宣教士出席不多,連印尼發生海嘯及中東爆發以黎戰事,大家為死難者默哀及為災難祈禱都沒有。五天聚會都沒有祈禱時段,也沒有特設祈禱房供人代禱守望。今天全球教會已進入禱告布道(prayer evangelism)、廿四小時禱告塔、琴與金香爐,每年聖靈降臨節有「全球禱告日」,但今屆華福會議似乎沒有把祈禱放在重要的位置。

跨代與兩制
今屆華福會議特別強調跨代結連,培育接棒人,這是刻不容緩的事。要華福異象傳承下去,華福運動深化及持續發展,必須提拔下一代。今屆大會有新面孔的講員是可喜的事,新加坡神學院院長陳世協牧師鼓勵教會要有想像力,因為神做事的方法,絕對不只一種。他希望教會能一國兩制,容許另一種的崇拜形式。崇拜離不開詩歌,今次大會唱的絕大部分是傳統聖詩,手冊上只多了一首《敬拜主》(Majesty),是二十多年前的一首頗舊的新歌。幸好大會邀請了「讚美之泉」和「天韻」,唱多了新歌,也算是一種突破。

中國與回教
另一個突破是今屆華福會議有中國大陸信徒出席,他們出席是理所當然的。第七屆華福會議是首次在中國土地上舉行,也有澳門特區政府贊助,以致籌辦順利。國內信徒因著自由行,赴澳聚會,十分方便。華福會趁此機會,起步理順與中國大陸教會的關係,也未嘗不可。這是十分敏感的事情,不宜造次。

五年後的第八屆華福會議將於印尼舉行。印尼是全球最大的伊斯蘭國家,華人教會要全球福音化就要得著穆斯林,但在印尼講領穆斯林歸主,又會極為敏感。向穆斯林分享福音在今屆的工作坊有所觸及,但在五年後大談特談,需更多禱告。

不變與突破
華福會已三十年,在瞬息萬變的世代,仍有突破的空間。突破的意思是人脫離固有觀念的困囿,能夠與神同步。人的固有觀念往往令人落後於神,很需要突破,約拿就是個好例子。福音萬古不變,但時代在變,布道方式也在變,華人教會要列邦社會文化更新,也就要面對全球一體化、同性婚姻、地球污染和暖化、貧窮和天災問題,以及伊斯蘭教的挑戰。這些問題現今就有,但本屆沒有太多討論福音跟這些問題的關係。五年一遇的華福會議有突破是正常的,祝福華福會走在前頭,先知先覺,令普世華人信徒覺得值得參與。

adm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Next Post

辛班尼神戶布道會

11/08/2006 – 17 埃波月 5766
  【編譯林思威/Revival Ti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