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復興之火

 

James Chan翻譯

基督教院校是現存少數有復興出現的地方,美國肯德基州Asbury College便是近期的例子。在本月較早前,該校學生一早回到學校禮堂參加崇拜,卻一直留下來,直至數天聚會結束後才離開。聚會裡,禱告、讚美和敬拜充滿會場。一名參加者表示︰「那場聚會帶來了更生、釋放和眾人尋求神的心。」

惠頓大學(Wheaton College)神學副教授Timothy Larsen指出,基督教院校內的緊密社區網絡正是不少大復興所需的條件。以下為他接受Christianity Today副編的訪問。

復興是如何開始的?
首先,我相信聖靈的工作,而復興正是聖靈的工作。我相信靈恩,並會給予神極大空間以強烈的方式介入。但以歷史角度看,復興背後往往取決於該社區是否融合,人與人是否彼此結連。回顧本人最認識的英國復興歷史,1906年間的威爾斯大復興正是由於當地鄰里互相認識,關係密切。復興繼而擴散至週遭地方。要產生這種動力的復興,社區內需有足夠的溝通互動,足以一發牽動全身。這在現今的城市較難做到,因人與人多以相同背景的網絡結連,而非以其所處的社區。大學校園內的溝通互動仿如小鎮鄰里之間般密切,這種動力較難在大城市產生。

阿蘇撒街復興是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大城市內發生,並非在同一背景的小社區,似乎與上述復興的情況不符。
我們可將發生在美國洛杉磯阿蘇撒街的復興視為首個網絡間迅速傳開的復興,對印度和挪威的影響早於洛杉磯的鄰里。這是由於有部分從遠方前來的牧者和宣教士,把復興帶到其教會或工場。亦有地球另一端的人從報章上得知阿蘇撒街的復興後,開始與其他人一同為復興祈禱,並帶來了類似的復興。因此,阿蘇撒街是一個極有果效的大復興,但它並非一個全城的復興,而是沿網絡傳開去的。

你是否可在今日的惠頓大學看到1995年復興所帶來仍存留下來的影響?
由於1995年的復興,我認為事情已不再一樣。這是雞先還是蛋先的問題。我們學生在屬靈上非常認真和委身,固然是這次復興的結果,但亦可謂是造就復興的原因。我在八十年代是這裡的學生,當時的學生多憤世嫉俗,對福音信仰亦然,以求跟父母劃清界梁。今日的學生則更渴望完全表達信仰,並隨時會在校內的復興氛圍下表現出來。至於在九十年代本校發生的復興,我一直有留意其發展,並有與當事人保持聯絡。以我所知,那是一次從聖靈而來的復興,使學生深感要對付生活上各方面的罪,反映出學生對其信仰認真,我認為現在的學生仍是如此。

復興是否經常在基督教專上院校發生?
我不知如何決定多少與否,但基督教的校園復興並非少見。我小時在一所規模細小的基督教學校就讀,復興便曾多次降臨。在我看來,那種動力足可迅速在同學間互相產生影響。復興較易發生在寄宿學校,卻不易在走讀學校,因前者能提供一個有利於分享和傳遞個人經驗的環境。

我們往往以為復興是「自然」發生的,但復興發生前往往須有很多人為的配合。那麼復興在甚麼程度上是人為?甚麼程度是聖靈的工作?
別人的期望往往影響我們對事物的反應,這在所有宗教信仰亦然。各種基督信仰均有超自然的經歷;東正教有身體發光、天主教有身體出血、靈恩派則會無故跌倒。福音派的終止論者傾向奉獻很多金錢。當人視這些經歷為神的作為,這想法會影響人「自然」出現這些經歷,自我實現所期望的。然而,我並不想太過理性看這問題,因即使人為製造所有條件,復興亦未必會發生。人心裡必先有火才成。雖可以人為方法去提升人的期望,但那必須發自真心。

(取材自www.christianitytoday.com

adm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Next Post

品格之窗︰「分析」是為了「合成」

17/03/2006 – 17 亞達月 5766
梁峻邦 曾有人研究過,香港訓練出來的工程師在本地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