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度觀點] 兩代不合 熄滅復興

從宣教發展和教會增長的角度看,阿蘇撒街大復興是近代最具有爆炸力的復興,由此而得力的近代五旬節運動,經過百年發展,成為當今最有活力的基督教運動。這個空前的復興為世界帶來深遠的影響,可惜復興周期不長,1906年爆發,到約莫1915年已歸於平淡。反思歷史,才能從歷史教訓獲益。不少學者將復興的消退歸咎於權力鬥爭、教義爭論、嫉妒、內部分裂等等,其中關於運動領導人西摩與屬靈父親巴罕的恩怨情仇,最能道出人性的軟弱如何對復興工作造成致命傷

在聖靈的浸和方言的教義上,被譽為「五旬節運動之父」的巴罕是西摩的啟蒙者。巴罕在很早的時期就有靈浸和方言的經歷,因宣揚方言是靈浸的確據而名噪一時,在事奉高峰期有多達一萬名跟隨者。西摩在他的聖經學校聽課時,得到啟蒙,雖然當時沒有實質經驗,卻深信不疑。後來在巴罕的鼓勵下到洛杉磯開展事奉。在阿蘇撒街大復興爆發後,西摩邀請屬靈父親巴罕來洛衫磯協助工作,相信巴罕滿有恩膏的服侍會再次震撼這城市。後來巴罕來到洛衫磯,卻對眼前所見的復興現象有所質疑,認為聚會中所見的是屬肉體的情緒表現,其中混雜著屬靈的操控、催眠法的運用,因此感到有責任作出調正,並提出反對聲音。然而他的意見最終不獲西摩及其教會的領袖的接納,並拒之門外。巴罕在往後人生中,不時抨擊阿蘇撒街大復興,指其不過是「淫亂的屬靈能力」。

到底出現了什麼問題?西摩教會與巴罕各執一詞,有關對方言的看法相信是引起重大分歧的一個因素。雖然巴罕宣稱方言是靈浸的確據,也有一次的靈浸經歷,但打從追求方言的時候開始,他認定方言只是突發性的神蹟經歷,有宣教的目的,而說出的方言本是人類已有的語言之一,卻不是人們所聽不懂的天使言語、禱告言語。

每一波復興的出現,都會「叫許多人心裡的意念顯露出來」,因著人的軟弱和自身的限制,面對未能理解的新事情,會缺乏包容,甚至為捍衛固有的想法,而全然拒絕新事物復興的持續需要有兩代同行的基礎,代與代之間在愛中的接連,能產生屬靈保護的作用。

Vasco Lam

Next Post

【特稿】與約旦難民同行 我不是拯救者

24/04/2016 – 16 尼散月 5776
編註:本文作者現居北京,為獨立記者,關注難民、中東 […]